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原秘书长陈海刚介绍,2008年我国基本没有机器人产业。到了2013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据有关方面分析,最近10年来,机器人成本约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而劳动力成本以每年10%左右速度增长,机器人的比价优势十分明显。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王鹤龄表示,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自主性较低。长期以来,80%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占据。2013年,本土品牌机器人销量仅为1112台,国内市场占有率只有8%。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徐晓兰指出,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清洁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等领域已形成系列产品,但尚无大规模应用。而在特种机器人领域,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基本处于与世界同步水平。
陈海刚援引数据称,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机器人企业已超过500家,但公认的作为机器人三大关键核心零部件的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严重依赖进口。他建议集中攻关,掌握核心技术。王鹤龄则认为,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我国机器人企业进行整合、兼并,集聚优势资源,优化产业布局。
编辑:武亚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