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洛阳,一拖集团举行了一场无人操作自动化加工线桁架机器人发布会,一拖(洛阳)汇德工装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首台桁架机器人在线运行。
“一拖(洛阳)汇德工装有限公司拟用5年时间达到年产桁架机器人及部件2200万元的生产能力,年新增销售收入2200万元。”汇德公司总经理徐知明表示。
4天后的28日,洛阳市政府主办的2015年中国(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创新高端峰会召开,洛阳市主要领导亲临参加,吸引了国内机器人研发人才、相关企业和资本方的参与。
不仅洛阳,全省各地,一场投资机器人的热潮已经形成。洛阳、郑州、安阳、新乡、许昌、焦作、信阳等地,机器人发展正酣。
其间,不乏此前传出布局消息、如今正紧锣密鼓实施的多家省内上市公司及更多企业,更不乏新晋资本的踏入。
今年3月13日,河南省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500(台)套工业机器人建设项目落户荥阳。据称,该项目总投资7亿元,占地237.5亩,主要建设B型包装机器人生产线等。
而早在去年7月,安阳林州重机集团的工业机器人项目(一期)开建,总投资估算为1亿元,每年预估产能850台(套),拟开发接近国际领先水平的焊接、环境监测、抢险、喷涂、搬运、切割等工业机器人。
郑煤机一位人士表示,公司正在研发机器人,主要是在系统集成应用领域,产品用在煤矿机械的生产线上,比如焊接机器人等。该公司机器人产品正在公司生产线上试运行,待产品成熟,希望能把产品推广到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形成新的利润来源。
此外,河南森茂机械有限公司、郑州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市鼎力矿山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亦纷纷踏入机器人领域。
【多方助推成地方“工业4.0”新代言】机器人热潮的兴起,源于招工难和机器换人的浪潮,亦源于工业4.0下制造业升级的驱动。
“今年1月份,河南省正式下发《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培育形成超千亿元的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将重点打造郑州、洛阳、许昌3个集机器人整机、关键零部件制造及集成应用的产业园区和专业基地。”3月31日,河南省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王长路告诉记者。
在王长路看来,河南省出台政策鼓励机器人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用工荒、招工难的蔓延;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可以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最后,在我省聚焦“中国制造2025”中,发展工业机器人是重要路径之一,也成为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共识。正因此,河南省前期在郑州、洛阳和许昌三地,进行发展工业机器人试点。
据了解,在相关政策扶持上,河南省已经拿出来一个亿的专项资金,用于推动机器人发展。各地政府同样不遗余力。郑州从2015年起连续5年,每年组织实施工业机器人重大应用示范和产业化专项等支持措施。去年底,许昌市专门发文,提出培育形成超300亿元的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全市8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并形成专项资金,构建贷款贴息、推广应用、税收优惠等立体政策扶持体系。
去年初,洛阳市更是雄心勃勃提出了一个3年800亿关于机器人的发展和攻坚计划。2014年,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30%。
即使不在河南省重点打造的三大机器人专业基地,部分市地也不甘落后。今年1月30日,信阳市工信局在转发省相关文件时,强调当地要在“机器人”应用和“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制造上首先寻求突破,争取省级以上“专项支持”以鼓励进一步发展。
【竞争激烈河南机器人发展“应用为先”】在日前洛阳市举办的一次机器人会议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十二五”863计划智能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赵杰认为,电子制造、食品药品等将成为机器人的主要需求行业。制造业价值链低端将是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重点,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的制造产业应用潜力最大。
但是,目前的机器人市场,大多由国外巨头瓜分。以发那科、ABB、库卡、安川四巨头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去年占据了中国87%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且加紧在中国布局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一批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正迅速崛起,但是规模仍然偏小。
王长路认为,河南省工业机器人尽管总量较大,但是整体偏弱,与外省差距较大。“河南省将从应用和研发两方面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初将从应用上突破,省里将给予满足一定条件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补贴,培育和促进机器人应用市场发展。进而带动研发包括关键零部件、整机和集成等的发展。”王长路告诉记者。
编辑:张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