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国际机器人协会的另一数据显示,中国市场2014年销售的5.6万台工业机器人中,本土供应商的销量仅为1.6万台,其他分别来自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等海外供应商。国产机器人在当下产业升级过程中遭遇着艰难的困局。
有专家指出,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除了研发投入不足、工业基础能力不强、应用市场细分不够等原因外,其市场难以打开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制造成本的居高不下。机器人整机的成本取决于关键零部件的成本,包括减速机、控制器、电机伺服系统等。而目前这些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几家国际巨头手中,导致国产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零部件采购的高成本,使得国产机器人在价格上没有了优势,从而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的被动。
因此,国产机器人企业要想摆脱这一困境,加大自身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投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外,产学研结合是加快突破技术瓶颈的另一条途径。我国虽然有近百家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的高校院所和企业,但是现行的体制造成各家研究过于独立封闭,研究分散未能形成合力。产学研各自为战,无统一标准,低水平重复研究。而在基础技术体系的普及、共享及高端技术的研究等方面,我国的研究力量投入还远远不够。此外,工业机器人产业既需要技术人才,又需要专业性的管理、运营、产品人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不过,必须看清的一点是,无论国外机器人产业还是国内机器人产业都要经历一个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由于我国机器人起步晚,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需要克服的难题,所以对国产机器人企业不要妄自菲薄,要有足够的信心。
编辑:张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