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目前,人们对这种疾病了解还很少,但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在日益加深。有资料显示,如今,帕金森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此外,帕金森病近年来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三四十岁的患者有增加的趋势。
据了解,昆明南大脑科医院引进国际前沿新技术—机器人TDC脑立体定向技术,并运用该技术在我省率先开展针对帕金森病及特发性震颤的治疗。
认识再升级
【帕金森 “非运动症状” 更可怕】在传统治疗中,帕金森病的体症表现就是手足颤抖,肢体僵硬,动作缓慢等运动症状。其实它还有很多不为人所熟知的非运动症状,鼻子不灵、睡不好觉甚至突然发音不清也是帕金森患者常见症状,并且会在发病早期表现出来,如果能及早发现并治疗,能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
昆明南大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丽霞介绍,近年来,医学界对帕金森病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清楚,帕金森病还会伴发多种“非运动症状”,如:失眠、紧张、担心、焦虑、头晕、便秘等众多一直未被人们关注、被帕金森病患者及家属忽略的症状,这些症状经常使患者“不能动”,甚至“不愿动”,“不愿讲”,让患者身心疲惫,痛苦不堪。
据悉,中晚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成为帕金森患者最难对付的症状,包括精神障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有研究显示帕金森患者中非运动症状发生率高达100%,其中对患者生活有明显影响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分别为:睡眠障碍63%,抑郁障碍33%,认知功能障碍25%。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睡眠障碍、抑郁障碍和认知障碍已经成为导致帕金森患者丧失生活能力的最常见的三大非运动症状。
因此,帕金森病治疗不仅要缓解震颤、肢体僵硬、走路不方便、容易摔跤等运动障碍,尚要解决帕金森病伴发的焦虑、抑郁、痴呆、睡眠障碍、精神症状、体位性低血压等非运动症状,更要从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出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方便家属对患者的护理。
模糊病征多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刘先生不久前发现自己的手指会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尤其在拿东西的时候,手会抖得很明显。“我是不是得了帕金森病?”听了刘先生的描述后,王丽霞仔细观察了他的动作,又为他做了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刘先生并没有患帕金森病,造成手抖的原因是特发性震颤。
王丽霞指出,帕金森病引发的震颤是静止性震颤,在静止时会较为明显,激动时会加重,活动中会减轻。这类震颤一般会从拇指及食指开始,有节律性,并且会慢慢发展至一侧上肢,甚至蔓延到身体其他部分,口唇和舌也会发生震颤。而特发性震颤也称为良性震颤,以上肢、头、下颌部、口唇部震颤为多见。
虽然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都会表现为震颤症状,但震颤是特发性震颤的唯一表现,而帕金森病除了震颤外,还有其他症状。帕金森病引起的震颤容易发生在手部、下肢、躯干,而特发性震颤主要是在手部和头部。特发性震颤患者在做动作,比如夹菜、端水时更容易出现震颤,而帕金森病则正好相反,震颤多在静止状态出现。
因此,并非所有的手抖患者都是帕金森病引起的,长期慢性酒精中毒、某些甲状腺疾病,甚至年龄的原因,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手抖。
自查这样看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帕金森】那么究竟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警惕帕金森病?王丽霞表示,当出现以下这些症状时要警惕帕金森,诸如手臂酸胀无力,腿有时抬不起来,容易疲劳,一些精细的动作变得缓慢吃力,自己不能刷牙、系纽扣或者是系鞋带,说话的声音低且沙哑等。
其中“手指搓丸”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最早期的表现,患者的单侧手指常常会出现类似搓丸一样的动作,其后会发展为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在静止时出现不自主的有节律颤抖。
“面具脸”患者会感觉关节僵硬或肌肉发紧。当疾病影响到面部肌肉时,表情会非常呆板,甚至好似戴了面具一般。当疾病影响到躯干、四肢及髋膝关节时,患者会出现特殊的屈曲姿势。
“小写症”运动迟缓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上肢的精细动作如系鞋带、扣纽扣等会比以前缓慢许多,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写字也会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
“慌张步态”帕金森病会导致患者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且不能及时停步。行进中,患侧上肢的协同摆动会减少以至消失。有时还会出现转身困难,以至于要用连续数个小碎步才能转身。
常规状态下
【帕金森病高发者多为老年人】王丽霞介绍,帕金森,即震颤麻痹,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慢性疾病,尤其高发者多为老年人,平时见过一些老年人出现运动困难、面部表情麻木甚至肢体异动等现象就可能与患帕金森有关。
“也许一般人看到老年人动作慢会认为是身体衰老引起的,但有经验的医生能够从病人走路的姿势,表情和动作三方面察觉出异常。这种异常体现在两个不相符:一是症状与年龄不相符,二是症状与正常衰老的表现不相符。”王丽霞说。
她介绍,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造成纹状体DA含量显著减少,不能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从而引起帕金森病的表现。由于帕金森病不可预防,不可治愈,只能控制,因此只能通过早发现、早治疗,规范用药来帮助病人过上趋于正常的生活。
王丽霞表明,到目前为止,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男性为1.7%,女性为1.6%,与西方国家接近。以50岁以上的患者较为多见。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五百,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就达到十万分之一千左右,70-79岁人群的发病率更是达到高峰。我国约有170万帕金森病患者,据估计到2040年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将增加4倍。
业界好消息
【南大脑科引进国际前沿新技术】虽然帕金森病至今还无法彻底治愈,但调查发现,发病后1到3年内便开始进行治疗的病人,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到6年才开始治疗的病人。近日,昆明南大脑科医院引进国际前沿新技术—机器人TDC脑立体定向技术,并运用该技术在我省率先开展针对帕金森病及特发性震颤的治疗。
临床康复证明:经昆明南大脑科医院机器人TDC脑立体定向技术治疗康复的帕金森患者,其运动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增强、震颤等临床症状得到全面控制,此外,帕金森综合症如癫痫、偏瘫、头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直立性低血压、痴呆等病情也有明显改善。
机器人TDC脑立体定向技术优势:首先,定位准确:通过对患者颅脑进行细致的扫描,配合彩色多普勒影像仪来构建三维立体的脑部结构图;将穿刺针、微电极等显微器械置入脑内特定靶点,通过记录电生理信号来确定需要进行手术的部位。
其次,手术精度稳定: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手术系统CRAS-BH1、CRAS-BH2、CRAS-BH3和黎元BH-600,应用美国耶鲁大学的动力机械臂。通过靶点定位后,动力机械臂能以0.1mm的重复精度保持稳定的轨迹,确保手术准确无误。
最后,创伤小,效率高:借助先进的机器人手臂的高精确性及高稳定性将之移植到已经被手术切除后的病灶区,修复已经受损的大脑皮层,使之变得完好无缺,不仅从根本上治疗了特发性震颤,而且还让患者完全康复到了正常人的水平,享受最高质量的生活乐趣。
编辑:张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