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早就已经走出实验室,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未来五年机器人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天网真的会来吗?来看下那些机器人开发者是怎么想的吧。
1、终结者不会出现
玩具汽车制造商Anki Drive的创始人Hanns Tappeiner认为,魔鬼终结者不会出现。不论是科幻电影还是最近马斯克和霍金的警告,现在流行的观点是机器人的智力水平一旦超过人类就会带来灾难,因此必须限制机器人研究。Hanns Tappeiner认为未来5年,甚至是50年都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离真正的人脑还差十万八千里。
现在的AI也就是谷歌翻译或者苹果Siri的水平,你不能使用用来进行中英互译的AI系统进行图像识别,但人脑可以进行各种复杂思维。开车和学习语言都是用的一套系统。
2、无人驾驶汽车只能扮演副驾驶的角色
来自社会的各种质疑并不会减缓谷歌继续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的脚步。但无人驾驶之路依然漫长,除了技术问题之外更多的是安全和法规上的考虑。开发一套AI系统来驾驶汽车这种复杂程度的事情就已经非常难了,而让机器人不出错或者不死机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Tappeiner把这个叫做“1%”问题,或者“0.1%”问题,即你必须确保事情连0.1%的犯错机会都没有。
Neya无人驾驶系统的创始人Parag Batavia认为:现在大家改变了思路,不论是谷歌、特斯拉还是传统厂商,想要实现的是一种“不干涉”的驾驶体验。
未来五年不会出现完全代替人类做决定的无人驾驶汽车,而是帮助人们更安全更轻松的开车。特斯拉慢慢的推出了自动泊车和自动巡航系统,并且通过联网在线升级。这样可以慢慢更新更加完善的系统,也能够让相关的政策能够跟得上步伐。
3、机器人们会干得更好
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着名的“机器人”是RQ-170隐形无人机。自2007年以来美国就一直在巴基斯坦和伊朗等进行侦查认为。除了军事用途,该公司的K-MAX无人运输直升机则在救灾等非军事领域更加实用。
洛克希德公司无人系统主管Jay McConville认为,多种无人驾驶交通工具的配合使用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
最近两种无人飞行器就在澳大利亚扑灭了一场火灾,一种小型无人机发现了着火点,而K-MAX直接从空中将灭火剂倒了下去。
像波士顿动力公司的犬型或人形机器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进行检测、救火以及携带沉重的物资负荷,而且可以应付各种复杂的环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