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将进一步扩大的判断,日本企业也在加快在中国的本地化进程。近日,有消息称,日本川崎重工将与中国的搬运机厂商联手开展工业机器人业务,针对中国汽车厂商等客户提供生产线解决方案,销售机器人与零部件搬运装置组合的高效率生产线设备。
此前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厂商也曾有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案例,例如安川电机在2013年向中国焊接机厂商出资约20%。不过大部分是在生产和销售层面的合作,为客户提出整条生产线解决方案的业务实属罕见。担忧技术泄露而对进入中国市场持谨慎态度的日本企业终于开始扩大市场,逐步推进本地化进程。
面对日企的在国内市场的“进攻”,国产机器人又该如何应对?埃斯顿副总经理吴蔚曾提出国产机器人的四个突破路径,或者可以给摸索前进中的国产机器人带来一些思想灵感。
第一个突破路径是加大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作为国产机器人的本土企业应该要有自己核心的零部件或者技术,有持续的技术投入和研发投入才能真正对这个行业有帮助,也只有技术突破了,国产优势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
第二个突破路径是加强软件的应用。现阶段,国产机器人的优势还是在交货、性价比和服务优势这些方面,这些充其量也就算是一个低端地带,想要有更深层次的发展,需要另辟蹊径。硬件只是国产机器人发展的第一步。软件才是第二步,只有踏出了第二步才是评判国产机器人上第二个台阶的标准。比如投入更多的精力研发核心控制算法、离线编程软件、仿真软件、软件V-BENDING、软件E-WELDING以及更多的应用软件。将工艺的理解变成软件,让软件来服务硬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非常大的。
第三个突破路径是系统集成的突破。国产机器人企业更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如果能把自身的技术特色和客户的需求很好结合,增强集成能力,相信一定可以争取更多的订单。
第四个突破路径是政府的政策引导。现在国内的机器人有点一窝蜂,到处都兴建产业园。机器人换人已经是时下实实在在的需求,国产机器人企业不应错过最好的发展时机,但也要冷静思考。现在各省都出台了很多支持国产机器人的政策,企业和用户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政策来发展国产机器人的市场。
编辑:张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