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我市与大院名校的政产学研合作,加快国内创新资源的流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人才交流和创新型城市建设,6月3日上午,我市召开“机器换人”专题推介会,会上浙江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分别发布了关于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系列介绍等科技成果,金洲集团有限公司、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等60多家企业参与推介会。
【政府牵线搭桥促成校企合作】在推介会上,浙大精益机电部长程有清刚刚介绍完科技成果,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部经理施泉兵就迫不及待地与程有清进行对接。“刚才来得有点迟了,没有拿到宣传资料,但程教授一开始介绍,我立马就来了兴趣,他讲解的环保与自动化技术与我们公司的发展方向完全吻合。比如,不锈钢防腐涂层正是我们需要的。”施泉兵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将邀请浙大精益机电的技术团队到企业做进一步深入探讨,洽谈合作。
作为第一家踏足中国航空领域的民营企业,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也被应邀参与此次“机器换人”专题推介会。“现场的专家都比较忙,很多企业都在咨询,我和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的教授交换了联系方式,后期会进行深入洽谈,我们对合作很有信心。”“明泉”技术总监茅立安告诉记者,2013年至今,公司已投资1000万元引进国外机器设备,更新网络系统,计划今年还将继续投入两三百万元用于“机器换人”。
分发名片、技术性交流、推进合作……推介会现场,60余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分别与大院名校的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收获颇丰。“这次的主题是‘机器换人’,因此,来的都是机械、汽配、电子等相关领域的企业负责人,整体来说会场还是很活跃的,会后企业与专家之间都在认真交流。”市科技局科技成果与合作处负责人赖一虹告诉记者,为了让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的需求更对口,前期他们做了充分的摸底调查,汇编了100多项科技成果需求,为企业在内外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更强、更精细化的科技成果选择平台。
【提质增效降本加速推进“机器换人”】招工难一年甚于一年。在记者采访的多家企业中,企业负责人坦言,“机器换人”也是被逼出来的,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也逐年上涨,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不少企业负责人尝试开展“机器换人”,在投入巨额的经费进行技改后,最终收获的利润也是令人喜出望外的。“合作伙伴来企业洽谈,除了在办公室聊聊合作流程,也必定会去生产车间查看,如果没有高效、先进的机器设备,如何吸引住生意伙伴的眼球,促成合作?”吴兴区一家生产电气成套设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的先进设备不仅能提高产量,产品的精度和合格率也会大幅提升。
我市一些已率先开展“机器换人”项目的企业,生产力获得不同程度的解放。在浙江七星电容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排排机器正井然有序地作业,偌大的厂房内只有几名工人在操作。公司董事长杨文荣介绍,前期企业引进10台全自动赋能焊接编带机,为企业带来丰厚回报,接下来企业计划投入1000多万元再引进50台这种设备。除了全自动赋能焊接编带机,企业还引进了卷绕式电容镀膜机、薄膜自动分切机等先进设备,用来替换原有的老旧机器。随着“机器换人”的持续推进,“七星”公司生产员工从2012年年底的600人减少到目前的400人,而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20%。
根据今年目标,全市规上企业劳动生产率将提高10%,万元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数同比下降8%,单位工业增加值直接材料消耗同比下降5%。在此过程中,企业将纷纷淘汰老式生产设备,采用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这场以现代化技改为重点的“机器换人”工作,正成为推动湖州加快转变工业制造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推进创新转型政府支持为后盾】推进创新转型,经济主体是一方面,政府更是重要推手。
为了进一步营造“机器换人”的氛围,今年我市不仅积极组织纺织、服装、五金机械等行业内的现场观摩交流会、推广会,更将在全市范围召开“机器换人”现场会,营造氛围,开展县区“互看互学”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我市还明确提出,2015年,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目标增长16%,力争20%;生产性设备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40%以上;规上企业技术改造覆盖面达到50%以上,其中设备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覆盖面达到20%以上;企业“两化”融合指数将达到80以上,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0.88以上,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管理等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培育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广现代智能制造模式。
我市积极出台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加快“机器换人”。据介绍,我市设立了“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机器换人”应用项目、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等,支持开展应用示范、产需对接推广、宣传培训。同时扶持第三方服务机构,第三方服务服务机构为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提供技术、金融、人才方面服务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建设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对“机器换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全市性“机器换人”推广、对接、培训等公共服务项目给予资助。
此外,我市还积极培育“机器换人”服务机构组织,推动成立电梯行业“机器换人”相关产业联盟、标准联盟、产业协会等,建立行业协同创新和互利合作的运作机制,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加强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应用企业和服务机构的沟通交流,支持和保障“机器换人”有效实施。
编辑:张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