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堵车,世界缺货。”几年前这个说法还被广东人所津津乐道,主要是表达东莞的“世界工厂”地位。然而随着中国制造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东莞更多的是被用工荒、工厂倒闭、老板跑路等话题所替代。
【工厂接连倒闭】1月4日,在东莞兆信工厂门口,100多人聚集在工厂门口,挂有“还我血汗钱”字样白底黑字的条幅。据悉,东莞兆信因经营不善已经面临倒闭境地,其董事长绝望之下留下绝笔信后自杀。
事实上,在东莞,这并不是唯一案例。近年来,受原材料、劳动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东莞企业经营成本不断飙升,订单减少而售价基本不变,导致企业利润不断下降,很多制造业老板无力扭转工厂颓势,最终以破产倒闭告终。
【忙着“抢人”】招贤纳士”、“诚聘”、“长期招聘男女普工”……在东莞各大工业区,这种招聘启事随处可见。他们的招聘人数多为“数名”,而他们承诺的工资也从3000元到8000元不等,并且这些招聘启事通常都是长期有效。纵然如此,企业依旧招不到人。
人口红利加速退化,“涨薪”和“用工荒”已经成为频繁呈现的产业现象,也让东莞的企业主们难掩惶恐,随之而来的就是当地企业之间的“抢人”大战。
小编之前有看过这样一条新闻消息:东莞塘厦镇的一家制造业企业倒闭正忙着清算,而附近的工厂便闻讯过来“挖人”。为了吸引员工,前来“挖人”的工厂还作出“公司不会倒闭,不会没有订单,一定准时发放工资”的担保,似乎是想让那些刚刚遭遇工厂倒闭的失业员工吃下一颗“定心丸”。
这则消息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有些企业已经不堪重负,包庇破产,第二个就是制造业的用工压力确实非常的大,已经到了“挖墙脚”的地步。
据悉,为了能够招到人,一些企业还放宽了年龄限制。以往珠三角台商雇用的年轻女工,年龄很少超过25岁,但现今不少工厂都放宽到40岁,甚至更高,昔日不少生产线女工的平均年纪不到20岁,现在看来简直天方夜谭。
【“机器换人”可解难题】单靠廉价劳动力分享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机器换人”引领转型可以说是时不待我,脚步一刻也不能迟疑。
有专家明确指出,“机器换人”是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机器换人”不仅可以解放更多劳动力,还可以创造更多新的、附加值更高的岗位,如机器维修、研发、销售、培训等,这将促进东莞产业和工人同步升级。
事实上,东莞有些企业已经开始了“机器换人”,并且还换来了效益。据悉,近五年来东莞共有66%的企业投入资金开展了“机器换人”工作,92%的企业表示未来两年将继续加大投入或准备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在东莞已经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中,统计显示有一半企业表示节省生产人员10%以上,20%的企业节省生产人员30%以上。
【小微企业一筹莫展】虽然许多企业都有意购置自动化机械设备缓解用工难题,但下决心掏出这笔钱也并非易事,毕竟机器人设备需要一比昂贵的资金。据悉,一台机器都要十几二十万元人民币,一家工厂起码要十几二十台,多的甚至上百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投入,小微企业可以说是一筹莫展。
日前,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4—2016年)》,设立了每年2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设备提升传统制造业,这或许对小微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因素。
东莞的“机器换人”政策为设备行业注入了活力和信心,相信更多制造企业能够借助政府的力量加速设备升级,提升竞争力。专家认为,今后5年,对机器人等自动化的补助,将是东莞生产企业最重要的一环。
珠三角地区“用工荒”可以说是每年都在加剧,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积极响应“机器换人”是缓解用工压力,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确信,这场正在进行的新产业工人革命,必将产生深刻影响。这个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东莞等珠三角地区,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一股智造旋风。
编辑:张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