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提出“百万机器人计划”—在2014年添置100万台机器人,实现iPhone生产线全自动化,以解决日益上涨的劳工成本。然而,这个宏伟计划至今仍未实现,iPhone6的生产仍然依赖大量人工进行组装。
“3C(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对灵活性、精准度和位置控制都有很高要求,机械臂还没法替代人的双手进行操作,这是计划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日前,在成都举行的首届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上,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作上述剖析。他认为,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处在传统机械臂向新一代机器人进化的转折点上,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问题多多,警惕过热】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购买了全球约1/5的机器人,同比增长60%,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机器人最大市场。
在巨大需求的刺激下,最近几年,我国机器人产业明显升温,被提到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开始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纷纷出台优惠政策,相继提出打造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吸引相关技术、人才、企业落户。
尤其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最近一次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希望,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此后,资本市场更为狂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达40多家。截至2014年10月,国内已有超过430家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每周还在新增两家企业。
然而,笔者接触的大多数业内人士却颇为冷静,他们担心这样的发展速度会使得机器人产业重蹈昔日光伏产业的覆辙。
“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如果过热,很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在曲道奎看来,突然爆发的机器人市场是馅饼也是陷阱。大量企业蜂拥而上、良莠不齐造成国内机器人市场恶性竞争,加上各地区机器人产业园的重复建设,最终将制约国产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
曲道奎认为,机器人是典型的三高行业,具有人才、技术、资金密集度高的特点,高技术的低附加值化成为当下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在少利可图的情况下,今后谁来投资、发展机器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则表示,技术、产品和市场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他提出要突破机器人共性核心技术,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研发机器人系列产品才能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
多位专家指出,我国机器人产业才刚刚起步,还面临自主品牌薄弱、核心零部件研发滞后、产品认知度与附加值低、低端产能过剩等一系列发展难题,首要问题是拉近与国外企业技术差距,要警惕盲目过热,以免出现盲人摸象的局面。
【应用受限,市场平平】与机器人制造市场火热不相符的是,国内机器人企业日子并不好过。庞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瑞士ABB、德国KUKA、日本FANUC等顶尖企业来华淘金,致使我国70%的市场被国外机器人企业所占有。
作为制造业大国,尽管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在机器人应用方面一直处于落后地位。2013年底我国机器人保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也就是说在制造业方面机器人应用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以25%的复合增长率推算,我国机器人保有量到2025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现阶段水平。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全球企业在我国的布局基本完成,市场竞争将很快白热化,我国机器人产业很可能在5年之后重新洗牌。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坦言,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机器人产业全覆盖和深度渗透,市场趋于饱和,而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尚处于“小散乱”的状态。
“主要是因为机器人的应用市场没有打开。”罗军分析,一方面,动辄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机器人,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企业对机器人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市场应用明显受到限制。目前,国产机器人还是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主要应用在危险系数高、繁重、工作环境恶劣和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喷涂、铣削、焊接、磨抛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等行业低端领域。
从应用入手,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与亚洲制造业协会将于今年联手在国内10个主要工业城市集中布局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应用示范中心、工业4.0创新示范平台、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项目。
罗军认为,留给国内企业的最大机遇就是市场驱动,即以市场需求为牵引进行研发,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他希望通过机器人创新示范中心的建设,带动企业抱团发展,集中打开应用市场,通过市场需求促进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打造完整产业链,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紧抓机遇,弯道超车】随着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倒逼制造业转型,智能化、小型化和专业化成为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谷歌已经开始了机器人公司的收购,近期先后收购了包括美国Boston Dynamics、日本Schaft等知名公司在内的8家软件密集型机器人公司,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对于我国制造业转型,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认为,最重要的是制造模式的变化,即摆脱依赖低成本、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机器人在制造业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机器人产业会发挥巨大的引领支撑作用。”丁汉说。
曲道奎预计,未来的5到8年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和窗口期,机器人将在服务业、医疗康复、环境保护、反恐防爆等领域有广泛的民生需求,未来市场会从汽车行业扩展到3C行业,从高端客户扩展到一般客户,从机器人扩展到人机协作的数字化工厂。
“只有紧抓机遇,在核心技术研发和企业发展模式上实现突破,我国机器人产业才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占得先机。”曲道奎建议,整合技术、产品、零部件、应用等企业业务要素,借鉴电商发展之路,将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协同起来,加强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打造开放平台,利用国内巨大市场需求培育国际领军企业,通过引领示范,形成群聚效应,合力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未来的机器人将与3D打印技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其他先进技术结合更加紧密,应具有进行数据处理、思考、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变得更加智慧、更加聪明。”罗军对未来充满期待。
编辑:张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