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机器人之家新闻中心报道:回想起来,在自己三十余年的科研生涯里,整整30年与机器人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国外在机器人与自动化实验室里4年的博士论文研究、21年的实验室主任经历。回国后,担任15年主任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也一直是国内外机器人研发的重镇,因此,从感情或专业上,我比多数人更希望中国的机器人研发与产业能够早日有一个大跃进式的大发展!可惜,希望不直接等于现实;有时,希望越大、失望越深。
刚刚过去的2014年,可谓中国的“机器人元年”。全国各地,机器人产业基地或园区如“雨后春笋”,平均每周新生两个机器人公司,“机器换人”的口号此起彼伏,再加上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发展建言或报告,热度之高,按业内人士的话就是“已经达到110度了”。
毫无疑问,无论眼前还是长远,中国的发展都需要强力的机器人技术支撑。2013年,全世界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销售3.7万台,同比增长60%;2014年上半年,中国已进口3.5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92%。综合有关数据,目前中国机器人产品的95%左右来自以ABB、KUKA、发那科和安川为首的欧日公司,而国产机器人多为低端产品,许多还是所谓的“广义机器人”,即传统的自动化产品再加语言上的渲染。
图1 照片拍摄于1991年亚利桑那大学机器人与自动化实验室。
机器人更是产业升级的关键之一,原因主要有两个:1)未来的智能产业对劳动人口的能力提出了更专、更深、更高,甚至是“非分”的要求,一般人很难达到;2)新一代“QQ”式的劳动人口,伴随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碎片化”社会媒体长大,已很难适应上一代传统的学习方式与工作要求,相对而言,“传统能力”退化;这“一进一退”的差距扩大,必须靠机器人这类智能机器来“补偿”。否则,产业根本无法升级,只有退化,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发展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战略与计划的根本原因。
去年机器人发展的态势既让人感到十分希望,也让人非常担忧:担心上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再现,担心更大的浪费发生。首先是“机器换人”的提法,似乎有昔日“大炼钢铁”和“亩产万斤”的阴影,说轻了是难以治标、无法治本,说重了就是误国误民。试想,面对低端劳动力市场的“用工荒”,引入短期成本更高的机器人后,其本身和应用过程的设计、实施、操作、运用、维护等长期所需要的高端专业人才在哪里?难道低成本的劳工短缺能够很快地用高成本的人才稀缺去解决?这似乎不逻辑,不由地让人联想起“大炼钢铁”口号下全国遍地开花的“土法炼钢”及其后果。还有,就整个社会而言,机器如何换人?把人换到何处?社会稳定如何保障?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机器换人”,而是“机器扩人”!因为机器人应被看成是既提高生产效率,又扩充劳动人口的特殊机器。
图2 王飞跃研究员与3D打印人形机器人Roboy。
2013年8月摄于国家会议中心,第23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大会(IJCAI 2013),北京。
一般认为,社会的生产力甚至竞争力正比于生产效率和劳动人口之积,因此机器人能在提高生产力方面起重要作用,在生产效率和劳动人口之间产生化学式反应,使用得当、人机和谐可以神奇地提高一个社会的竞争能力。此时,机器人一定不是把人换掉,而是除了作为机器直接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人”又直接地扩大了劳动人口之余,还创造出新的职业,比如机器人程序员、机器人工程师等等,就像计算机发展起来之后,不但没有减少就业人口,反而围绕着计算机衍生出了更多的、前所未闻的新型工作岗位。因此,不是“机器换人”,而是“机器渡人”、“机器升人”、“机器化人”。最后,人机合作,机器向人靠、人向机器拢,合而为一,成为工业生产与社会服务中真正的“机器人”。最后,希望有识之士能够关注目前方兴未艾的软件机器人或知识机器人之发展。半个世纪之前,汽车生产线上装配任务的不定、多样、复杂程度之提高催生了物理上的工业机器人;今天,虚拟空间,特别是网络空间的知识任务具有更高的不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知识机器人及知识自动化大有用武之地,而专业、规模化的软件机器人行业大有应运而生之势。智能手机上的各色各样的智能应用软件,第三方开放iPhone平台的成功,就是这一行业的端倪。软件机器人可以迅速地以开源和社会众包的方式召集社会智力,特别是年轻力量的广泛参入,形成指数发展的态势。一定程度上,Google、百度、Facebook、腾迅、阿里巴巴等企业的兴起,只是此类软件知识机器人的初步应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