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66台身披明亮蓝色外衣的机器人,整齐地分布在生产线各个工位。投产后,这66台机器人可完成主焊线及一级总成2300多个焊点的焊接,实现4款车型的全自动化焊接生产。整线设计年产能为8.4万台白车身。
“焊接机器人性能稳定、速度快、负荷能力强,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工作人员介绍。
长沙比亚迪的工业机器人供应商之一,就是同在园区的长泰机器人公司。
“不管是搬砖这样的‘苦力活’,还是高铁车厢焊接那样的‘精细活’,我们的工业机器人都能胜任。”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漾笑着说。
据介绍,长泰机器人在国内外已成功实施上百个项目,产品系列由最初的机器人工作单元,发展到成套智能装备系统,再到机器人本体、智能工厂及共性软件平台增值服务等,产业链不断延长。公司成功开发出了机器人柔性焊接生产线、全过程铸造生产线、智能物流生产线、危险品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多门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船舶、工程机械等行业。其中,铸件清理机器人系统在2014年获得由国际机器人协会(IFR)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共同颁发的国际机器人大奖“IERAAWARD”银奖,这是IFR成立十年以来中国机器人企业首次获此殊荣。
长泰机器人还首次将机器人和工业物联网技术带入到传统的民爆行业。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炸药成套生产线,不仅从原料到装箱的7道工序,可实现自动化、无人值守;而且通过大数据应用,对每件产品的原料来源、销往何处等信息了解得一清二楚,方便及时监管。
【3年后,机器人产能规模要达50亿】寒冬之中,雨花经开区东南片的大片土地即将成为热土。“春节前,13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将落户在此。”长沙雨花区委常委、雨花经开区工委书记杜旭辉说。
2014年10月,雨花经开区成为我省唯一授牌的“湖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示范园区”,同时定下“32335”的目标,即通过3年时间,引进2家以上全球知名机器人本体企业,3家以上机器人上市公司,30家集成商,达到50亿元的产能,打造中部领先的机器人产业园区。
“这一轮机器人产业布局的窗口期只有1至2年,如果长沙坐失时机,将失去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杜旭辉说。
为此,雨花经开区拿出1100亩已统征完毕的工业用地,用于机器人产业示范园建设。面向中小微型企业,开发了新型标准厂房,虚位以待。为确保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成投产,该区按照倒排时间和任务,以最快的速度推进项目建设。
长沙市也专门出台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对使用本地机器人进行自动化改造的长沙企业按单机20%、整线10%的标准进行补贴。
通过5个招商小分队每月一次、每次一周的全方位招商,目前雨花经开区已与德国库卡、深圳拓野、佛山精一等6家知名企业签约;台资企业广州意戈力牵头组建的“KUKA园区”,将引进10家以上的台资机器人企业和库卡系统集成商,从而在烟花自动化设备、餐饮、家电制造、民爆、隧道喷浆等多个领域拥有了核心企业。
“应该说,在全国风起云涌的机器人园区建设中,雨花经开区争得了一席之地。”杜旭辉说。
竞争激烈,长沙能否站到“高地”上望远而行
“机器人产业的门槛既高,又低。”杨漾说,目前全国有500多家企业从事机器人生产,几乎每周新增两至三家机器人企业。
据了解,全国已有25个城市和园区明确提出将工业机器人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各地为吸纳机器人企业已出台50余项区域税收优惠政策。
机器人产业方兴未艾,但是这一产业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国内,竞争也十分激烈,长沙能否站到“高地”上,望远而行?
“既要向外加快招商节奏,也要把眼光向内放在传统产业改造上。”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仲伯认为,如花炮这一传统产业的自动化改造空间就很大。
省经信委主任谢超英表示,从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产业来看,往往是产业发展起来了,人才却不够。机器人产业要快速发展,除了加大人才引进外,本土高校也要提高产业敏感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杨漾说,我们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国外水平差别不大,只需把信息化技术注入工业化之中,我们就完全可以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中抢得先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摒弃浮躁,担负起创新的主体责任;要集成思路,从设计、规划到装备、服务,着眼全产业链发展。
编辑:张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