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机器人尖锐对比】谈及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中外机器人的对比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从目前来看,中国机器人与国外的机器人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就以2013年为例,在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上销售的3.7万台机器人中,国产机器人不到一万台,在产品类型上也是以技术含量较低的上下料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为主,而高端的六轴机器人市场则被国外的品牌机器人所占据,几乎垄断了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占比96%。
中国的国产机器人厂家现在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除了少数几家机器人公司勉强可以跟国外的机器人厂家竞争外,还鲜有国产品牌可以从机器人四大家族“虎口夺食”,中国就这样守着一个全球最庞大的机器人市场,却处在被挤压,被压制的尴尬境地。
就目前而言,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也是最急需改善的就是中国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的被动地位。核心零部件指机器人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对机器人性能起到关键影响作用,并具有通用性和模块化的部件单元,主要分成三部分,机器人减速器、交直流伺服电机和控制器。
关键部件进口比例较高,特别是减速器基本被日本2家公司垄断。因此现在国内制造工业机器人成本较高。企业年产量1000台规模难以形成价格优势,只有年产量上500-1000台,才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因此,中国如果想要形成机器人产业化,必须要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提上日程。
【中国机器人的绝地反击】在2014年6月9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他还说,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不仅要把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具体的发展目标为: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在中央的政策鼓动下,全国各大主要城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机器人“大跃进”运动,机器人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截止去年年第,中国已经打造了机器人产业园40余家,而且还有很多的机器人产业园正在建设中。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机器人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开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在一些列因素的促动下,中国机器人厂家的数量可谓爆发式增长,截至2014年9月,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已达到428家,其中今年1~3季度增加175家。这428家机器人企业中,88%是系统集成商;从区域看,广东地区117家,占27%,如把浙江、江苏和上海企业加起来,则长三角的企业数量超过珠三角。预计2014年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将达到500家。
编辑:张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