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走路,人就有了尊严”】顾捷毕业于上海交大机械专业,2007年时他在广州率先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从事高端仪器仪表的系统集成技术。“后来我想做工业机器人,但又在医院里看到许多患者没法做复疗,于是就决定尝试开发康复机器人。”他说。
来到他如今位于张江的公司所在地,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数台大型机器人一字排开,目测大小为2米高1.5米宽,可供成人躺倒或直立其上,用于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而正对机器人的大屏幕上,则显示着虚拟步行训练场景,患者在机器人上可通过步行动作控制屏幕中的虚拟人物,借助寻宝、完成各种任务等提高康复训练的趣味性。
“为什么选择做下肢机器人?因为我认为能否走路是一个‘分水岭’。能走路,人就有了起码的尊严。”顾捷说,下肢机器人的技术难度实则是最大的,它主要能够帮助训练走路,防止肌肉萎缩和心肺功能衰退。
而据他介绍,过去国内不太注重康复训练,许多患者手术做完就直接回家,这样会留下不少后遗症。再者,以前的康复训练都是靠人工,而国内没有如此多的康复治疗师,因此这一定需要依靠机械设备,“一来能提高治疗师的工作效率,二来还能获取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数据。”
“全世界目前做康复机器人的只有美国和瑞士,功能没有我们的多,价格却是我们的三倍。”顾捷告诉记者,从成立至今不到三年,公司的年销售额增速保持在50%-100%,“第一年时是100多万,到去年,已经突破两千万元了。”
【光样机就做了5代】康复机器人是一个新东西,国内于它尚无任何相关标准。
“这就需要我们企业先有企业标准,继而进行申报再形成国家标准。”回忆整个创业过程,顾捷坦言,仅就如何定义“康复机器人”这一问题就走过不少弯路。
“光是样机我们就做了5代。”他告诉记者,定义一个新产品的难点所在,是在于产品的整体设计。“好的产品是方方面面的,需要定义其概念,形成产品、行业甚至国家的标准,这需要各式各样的可靠试验来慢慢改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举例,“譬如我们的第一代机器人成型后,其实是完全没法商业化的。”
与此同时,创业过程中的大量喜悦还来自一个个技术难点的攻克。“曾经有一家浙江嘉兴的医院自发给我们发来一段视频,”顾捷清楚记得,这是一位44岁的脑梗患者在术后使用瞡和康复机器人的治疗跟踪视频———“两个星期后能够扶着墙微微走点路;八个星期后已经可以走着出院了。”
他笑着说,“设备做得好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帮助人,当初不能走路的人现在可以走路了,这是一件很令我们欣慰的事情。”而对于自己一手培育起的公司,顾捷也显得信心满满,“国内康复机器人领域,我们可说是最强的。”
目前,30多台来自瞡和的康复机器人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包括上海残联康复中心、华山医院、上海七院等相关机构也将陆续引进。
【“人才特区”汇集高端人才】顾捷的公司目前有30多人,团队成员由各种顶级工程师组成。在他看来,公司成员的复合性和互补性极强,可称得上一支精兵强将集聚的一流技术团队。
“因为在张江,我们才能汇聚到这些高端人才。”他告诉记者,在选择公司注册地时,他曾十分慎重。“张江是上海高科技行业的集中地,整个人才的集中度高,是国内一流专家和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人才特区’。加之不少跨国企业入驻在此,周边住房资源也相对宽松,对于我们这样的科技型公司来说技术氛围很好。”
说到为何参加此次“张江人才”评选,顾捷表示,他最看中的是评选不设门槛、不看学历、不看年龄,完全用市场化角度和企业家眼光评价人才。另外,比赛除了奖金奖励外,还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人才后勤保障方面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扶持。
顾捷说,张江划入上海自贸区后,或许还能对机器人的进出口便利带来诸多益处,“国外市场很大,我们已经在国外参加了展会,国外也已经有代理商联络了我们。”
采访最后,顾捷带记者参观了最新出炉的第六代下肢康复机器人,“我们准备用它参加德国的红点设计大赛。接下来,我们还打算研发上肢康复机器人,帮助患者们完成喝水、吃饭等日常生活动作。”
编辑:张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