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选择机器人充当服务员,是年关“用工荒”给逼出来的。每到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伴随而来的是大量农民工返乡过年,服务行业转眼之间“用工荒”就逼上门,有些商家干脆关门歇业以度过“用工荒”。本来春节是赚钱的大好时光,就因为人手不足而眼睁睁放弃了。随着机器人在经营业中的广泛应用,“机器换人”成为商家一种无奈的选择。而这种选择背后却预示着信息化与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有机融合,通过机器人完成服务业智能化的转型。
近年来,人力成本的持续上涨,特别是每逢年底的“用工荒”,令商家的经营越来越难。当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进入企业的生产流水线,成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的主要策略时,服务业在遭遇“用工荒”时如何突围成为众多商家思考的难题。以机器人为主导的自动化设备既然能够应用到企业生产流水线上,那么,也一样能够充当服务员的角色,帮助服务企业度过“用工荒”的困境。于是,机器人被引进了酒店、饭店,不仅化解了员工短缺的矛盾,而且给前来用餐的消费者带来了新鲜感,而机器人“萌萌哒”表情也为饭店增添了一道风景。
如果机器人大量被引进生产企业和服务业,对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依靠低劳动成本创造高效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劳动成本的节节攀升也让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和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服务业企业难以为继,加上每到年底服务业因员工返乡过节而出现用工短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机器人在服务业的广泛引进和使用,必将使服务业向智能化方向迈出一大步。
商家必须正视机器人进入服务业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通过一些商家引进机器人进入服务业的实践来提高服务效率,在应对屡屡出现的“用工荒”时,智能化更是游刃有余,更加值得期待。江苏镇江这家火锅店引进机器人充当服务员不会是唯一的一家。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机器人大发展、大应用、大普及的时代。服务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征或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机器人广泛应用会增加中国服务业的有效供给,可释放其巨大内需潜力,形成稳定增长的有力支撑;也会增加服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服务企业牢牢掌握转型升级主动权创造条件和打下基础。
编辑:张海云